“825沪六条”新政,做出了“外环外不限购”的尝试。市场的回应是应激的也是积极的,上海9月的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,但远未达到市场预期,于是呼唤京沪两地效仿广州与深圳“彻底脱光”的呼声又起,甚至连时间节点都帮上峰安排妥贴,即在10月中下旬的高层会议之后出来效果最佳,有国家级大礼包的风向加持,狐假虎威的戏码成真。
但是,呼吁京沪全面取消限购的舆论由来已久(都唠叨了两三年了),决策层为什么久久下不了决心?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他们的顾虑。首先,剔除三四五六七八线那些本就“不配”限购的城市之外,同级别的国内顶流楼市从香港到广深,完全“撤辣”之后的结果殊途同归:短期繁荣两三月,之后彻底归于沉寂甚至不及未行放开限购之前,更遑论价格的预期,那么京沪在此前车之鉴下,有什么自信自己放开之后的结局会更好?其次,一个限购政策之所以被分批分级分区地“关门”,在放开之时就首要剔除惊慌失措地一开到底,无论从时间上、效果上、策略上都会在“既怕Ta来又怕Ta不来”问题上反复斟酌,因为《李将军列传》所云“持满勿发”的震慑效果最佳,也不排除“出完最后一张牌再无牌可出”的忌惮,管公司与管市场的看问题思维是不同的。
展开剩余33%第三,在呼唤上海彻底放开限购的三年,也是上海楼市逐步下行的三年,此一时彼一时,当初认为限购一除谁与争锋的一边倒,如今开始有“限购放开引发天量抛盘”的理性思考,所以市场在这个问题的效果预期上,开始有看涨与看跌两种声音对峙了,谁又能说谁决不可能呢?!综上,不论是市场所迫,还是十月高层会议需要送出大礼包,政策的预期即将揭开谜底,“放不放”与“行不行”,11月底拿数据判定。
发布于:上海市盛康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